《科技》台PCB產值看旺 東南亞擴產助攻 今年上看1.29兆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全球供應鏈布局因中美對峙調整,台灣PCB業者逐步將部分產能
外移至東南亞,其中又以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為主要擴產區域,隨著東南亞新廠產能於20
25年及2026年陸續開出,2025年台灣PCB產業鏈海內外總產值規模可望達新台幣1.29兆,年增
5.8%。
台灣PCB業者為強化企業因應全球性風險之韌性,逐步將部分產能外移至東南亞,目前多家
PCB廠於泰國、馬來西亞的新廠陸續進入試產階段,多家材料與設備廠商亦將預計於2025年釋
出海外新產能,如:台光電(2383)在馬來西亞的月產能規劃達60萬片CCL,聯茂(6213)與台燿
(6274)亦同步擴建泰國廠區,提供伺服器與通訊設備所需材料,設備相關業者亦跟隨客戶前
進東南亞就近服務與開拓新市場,主要集中於泰國曼谷周邊城市,PCB供應鏈逐漸齊備,以泰
國為主PCB製造聚落大幅成長將指日可待,PCB廠「台灣高階製造、大陸量產、東南亞擴張」
的區域布局架構成型。
TPCA表示,2025年台灣PCB產業鏈在AI伺服器、高效運算與Edge AI等應用持續驅動下成長
,材料與設備供應鏈受惠高階製程及東南亞PCB新產能啟動下,台灣PCB產業鏈海內外總產值
可望保持穩健發展,規模達新台幣1.29兆,年增5.8%。
在設備部分,半導體產業受AI、高速運算、與先進封裝(如CoWoS、Fan-out)產能積極擴
張,帶動設備需求,吸引PCB設備商積極跨足,為正受困中低階市場強大競爭的設備業者帶來
新的契機,部分台灣設備廠商正轉向技術門檻較高的半導體領域,如:志聖(2467)、由田(3
455)、大量、群翊(6664)、迅得(6438)等業者積極在先進封裝(如CoWoS、FOPLP)及精密量
測設備方面進行布局,與國際半導體業者建立合作機制。
TPCA表示,2024年台灣PCB設備產值規模達新台幣595億元,受惠AI應用之PCB製程設備對高
層與高密度之需求提升,年成長6.3%,產值主要產品包括機械鑽孔、雷射鑽孔與成型等工具
機(佔19.2%)、濕製程設備(佔15%)、針具與刀具(佔12.2%)、輸送與自動化設備(佔1
1.3%)等;展望2025年,在高階製程與東南亞新產能陸續量產推動下,2025年台灣PCB設備產
值預估為新台幣639億元,年成長率達7.4%。
在終端AI科技應用、高效能運算與伺服器升級需求等持續擴張下,2025年第1季台灣PCB產
業延續上季的成長動能,海內外總產值達新台幣2054億元,年增率達13.2%。
就產品別來看,PCB多層板受惠於AI應用產值為721億,年成長率達17.6%;其次為HDI則受
AI伺服器及衛星通訊等高階應用帶動,產值為424億,年增率16.1%;載板產值新台幣279億元
,年增13.7%,連四季成長;軟板因手機與PC需求回溫,產值為468億,年增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