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股銀:美股創高 宜審慎
【時報-台北電】美股近期強勢創高,公股銀行指出,雖仍看好美股長線表現,但估值接近高
點,相較之下,債券的殖利率普遍高於股票,顯示風險與報酬不成正比;另外,美元未來進
一步貶值空間可能有限,超額流動性已難以持續支撐股市上行,操作宜謹慎。
公股銀表示,今年以來超額流動性走勢反覆,雖一度因美元貶值而回升,提升外資的流動
性價值,支撐股市創高,但美元近期已自高點回落超過10%,且技術面已進入超賣區,整體
而言,超額流動性轉向下行,甚至可能轉為市場壓力來源。
長線來看,公股銀分析,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現金及等值現金接近紀錄高點,但現金未全
閒置,第二季併購活動非常活躍,已宣布交易的總金額達到1,730億美元,遠高於疫情後的季
度平均水平1,447億美元,現金併購交易的占比為56%;年初至今交易總金額3,670億美元,
為2019年以來最強勁的上半年表現。
其中,以金融、通信和科技板塊的併購交易金額居前,分別為710億美元、450億美元及15
0億美元。AI繼續推動企業的戰略行動,輝達、高通、IBM和Alphabet均陸續完成收購AI公司
交易。
股票回購規模亦創紀錄,由於關稅緊張局勢引發股市回檔,不少企業抓住低接機會,回購
2,600億美元股票,年增率24.1%。相比之下,股息成長率從去年第四季的9.3%降至3.3%,
資本支出年成長17.3%,在後疫情時代保持強勁,為2022年第三季以來的最快增速,高於20
20年以來12.8%的年均成長率。
此外,AI需求推動資本支出加快,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成長,輝達第一季資本支出創下26億
美元的歷史新高,年成長75%。
整體來看,公股銀認為,標普500成份股自由現金流穩步成長,股票回購創下新高且購併活
躍,AI投資推動資本支出刷新紀錄,看好美股長線表現,但建議短線可適時部分獲利了結、
落袋為安,並在未來回檔時伺機加碼。(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欣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