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台股上週外資淨流入居冠 美越關稅協議 法人這樣解讀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參眾兩院力拚通過「大而美法
案」,市場信心面提升。最新統計,上週新興亞洲整體呈現淨流入,台股成為外資買超最多
的市場,買超為27.6億美元,是連續第二周買超。菲律賓、越南則是小幅買超,分別為0.5億
美元、0.2億美元。南韓上週遭外資賣超3.4億美元最多,印尼、印度、泰國也呈現小幅淨流
出。
進一步觀察新興亞洲市場指數表現,統計上週亞股呈現漲跌互見,泰國收漲3.5%排名第一
,越南漲幅1.1%居次;台股則是資金流向與漲跌方向未同步,小跌0.1%。印度、印尼、菲律
賓、南韓股市上週分別小跌0.7%至0.1%不等。由股市變化來看,上週新興亞股漲跌波動略小
。
中信投信表示,洞察整體資金流向情況,亞股市場趨於平穩,上周美國公布6月非農就業報
告,市場反應熱烈,數據優於預期,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進一步激勵美股持續創高。唯
短線上須留意美國可能於8月1日祭出新關稅措施所產生的效應。
針對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中信投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輸美商品適用
20%關稅,轉運貨物則課以40%關稅,此前研究機構預估普遍預估關稅落在20%至25%區間,最
終稅率也落在區間低緣。另外,20%的稅率略低於當前中國商品輸美關稅的30%,顯示越南保
全了一定程度的相對關稅優勢,對於外資進駐投資仍具競爭力,越南的供應鏈轉移題材有望
持續。
轉運商品適用40%關稅,代表美方對於越南洗產品即協助中國商品轉運,仍有不小的疑慮。
張晨瑋表示,根據機構調查,越南對美國出口中,屬於「貿易轉向」比例最多落在16%,預料
僅有少部分商品適用40%關稅。
張晨瑋指出,券商預估,在20%對等關稅情境下,越股企業今年獲利成長仍有望維持雙位數
,特定權值板塊如金融、地產相對更具優勢。此外,隨著關稅方案確定,越南政府有機會針
對特定產業提供支援,例如稅務減免、租金補貼等。
至於美股,中信投信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大而美法案」已通過,欲提
高在美建置產能的半導體業者稅收抵免比重至35%,對資訊科技、半導體產業有一定激勵。不
過,短線上市場開始聚焦關稅政策的變化,預料股市會維持高檔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