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中研院體感物價估續揚 6成人估短期房價上漲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總體經濟預測小組自112年10月起,每半年進
行一次「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以了解台灣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本次的調查時
間為114年4月1日至22日,在川普對等關稅公布前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消費者預期生活成
本(經常性生活之整體開銷)在一年後會增加比例為60.8%,平均上升幅度為11.6%;比去年同
期預期之兩者均微幅下降。而房價上,有三成六的消費者預期台灣半年後房價將會下跌或與
今年4月調查時差異不大;預期半年後房價會上升的消費者將近六成,但其中多數認為半年後
房價上揚幅度小於5%,平均預期漲幅為2.7%。
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是影響物價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CPI變化是用以衡量通膨的指標,但
消費者對物價的感受可能與CPI變化有所差距,因此本調查亦關注消費者對生活成本的預期,
中研院形容為「體感物價」。而此次調查時間落在4月,當時對等關稅初推出、台幣匯率已有
所差異。
物價方面,儘管新台幣升值有助於抑制進口物價,然而在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加劇全球貿易
壁壘情勢不確定情勢下,倘若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企業為因應成本壓力,可能將部分成本
反映至終端售價;此外,政府水電價補貼政策恐難長期維持,通膨風險仍須密切關注,預期
2025年CPI與PPI成長率分別為1.85%與-2.03%。
而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消費者預期生活成本(經常性生活之整體開銷)在一年後會增加
比例為60.8%,平均上升幅度為11.6%。比去年同期預期增加比例63.8%和平均預期上升幅度1
2.9%,兩者均微幅下降。其中,消費者預期「交通與能源的經常性開銷」是上升最多的項目
,達15.0%,「食物(含外食)開銷」漲幅則達13.7%。儘管在今年5月前油價呈現下跌走勢,台
灣消費者在4月調查時仍預期未來交通與能源支出將顯著增加,可能與近期大眾運輸交通費用
調升有關,包括台鐵已確定自6月23日起調漲票價,客運業者也可能於下半年提出運價調整申
請。此外,未來電價調漲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CPI食物類價格從113年11月至114年5月年增
率連續高於3%,反映民生物資仍面臨成本壓力,使多數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內食物開銷可能
進一步上升。
在CPI變化預期方面,有八成九的消費者預期一年後CPI仍會上升,其預期上升幅度的中位
數為2.5%,仍處高檔。雖然CPI通膨自今年3月以來已有所緩解(5月CPI年增率在5月新台幣兌
美元匯率升值及5月前油價下跌的影響下,跌至1.55%,為110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但由於調
查時間落在今年4月初至中旬,適逢川普宣布關稅政策的前後時期,對股市造成重大負面衝擊
並引發資本外流、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可能導致消費者4月時對未來一年通膨的預期持續
偏高。有超過四分之三的消費者預期一年後CPI年增率將超過2%。其中有42.7%的消費者認為
最重要的因素即是美國關稅政策實施可能引起的全球貿易戰,導致全球生產成本提高。除此
之外,有26.6%的消費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農工原物料價格上漲;此外,約14.8%認為水電
價可能調漲。
在政策反應部分,由於房價與物價的漲幅差距在疫情後進一步擴大,央行於113年9月開始
執行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使房市在114年上半年整體呈現「量縮價跌」的趨勢,初步顯示對114
年上半年房價有達抑制效果,惟消費者是否因此改變對中長期房價上漲的預期,尚難斷定。
此次是針對消費者對半年後和三年後的房價預期做調查,有三成六的消費者預期台灣半年後
房價將會下跌或與今年114年4月調查時差異不大;預期半年後房價會上升的消費者將近六成
,但其中多數認為半年後房價上揚幅度小於5%,平均預期漲幅為2.7%。至於較長期的預期,
有七成一的消費者認為三年後房價會上升,與今年114年4月房價相比,平均預期上升的幅度
為4.8%,比近年來房價指數的漲幅低。儘管114年上半年整體房價下跌,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中
長期房價上漲的預期不易消除,然而此波信用管制可能有助於抑制其對房價漲幅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