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台積電與輝達成雙塔!官員曝最新調查:三星陷「雙失」困境
【時報-台北電】今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強者恆強」趨勢。由AI點燃的產業革命中
,台積電與輝達形成深度整合的「雙塔策略」,稱霸晶圓代工市場,聯手打造新的半導體生
態。大陸政府雖投入鉅額補貼,中芯國際市占率仍停滯在6%左右;韓國三星市占率也自202
2年以來大跌逾8個百分點,陷入技術落後與市占滑坡的「雙失」困境。
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今天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報告進行分析,2025年第一季,
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合計營收達7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4.4%。
他說,這當中,輝達一家公司便貢獻超過一半營收,達到驚人的423.7億美,超過最近對手
約五倍,年增71.9%。其中資料中心業務營收達391億美元,年增73%。更令人震撼的是,輝
達獨力貢獻本季IC設計營收成長的97.2%,遠遠拋離高通、博通、超微(AMD)等老牌競爭對
手。
童振源指出,在AI運算風起雲湧的今日,輝達憑藉H100、B100等高階GPU產品成為資料中心
與雲端服務商的核心供應商。自2023年第二季起,輝達市占率即開始大幅拉開與對手的距離
,從2023年Q1的不到20%,一口氣飆升至2025年Q1的54.7%,堪稱設計領域的「單極霸權」
。
不過,AI晶片必須要有高階製程的支援,此時,台積電登場。他說,2025年第一季,儘管
整體晶圓代工市場因季節性因素略為下滑,但台積電仍繳出營收255.2億美元的佳績,年成長
率高達22.6%,市占率更攀升至67.6%,創下歷史新高。
與2022年第一季相比,台積電短短3年內市占率即上升14個百分點,遠遠超越第二名三星(
僅7.7%)與中國三大代工廠總和(仍在9%上下原地踏步)。
童振源強調,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營收成長總和為44
.4億美元,其中台積電一家公司便貢獻了46.98億美元,顯示其幾乎是推動整體晶圓代工成長
的唯一引擎。
他認為,這一切背後,是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領先實力,以及穩定掌握輝達、蘋果、超微
等高端客戶訂單的能力。這場由AI點燃的產業革命中,台積電與輝達不是各自為戰,而是深
度整合的「雙塔策略」:輝達設計晶片,台積電代工生產。
童振源認為,沒有台積電的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貢獻73%的晶圓銷售額),就沒有輝達的
H100與B100;沒有輝達的超高效能AI晶片,就難以激起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爆炸性需求。這
樣的強強聯手,造就的是全球半導體價值鏈向兩端集中的現象—上游設計與下游製造被兩家
企業所主導,中間的中階廠商(如三星、高通)則面臨雙面夾擊。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府3年來投入鉅額補貼發展晶圓代工產業,他指出,雖然中芯國際(
SMIC)年營收達到歷史新高,卻仍面臨技術瓶頸與高階製程無法量產的挑戰,導致全球市占
率始終停滯在6%左右,獲利率僅6.1%,與台積電的43.1%相距甚遠。
至於三星,近年來在高階製程進展落後、良率受限,加上失去輝達訂單,市占率自2022年
以來大跌逾8個百分點,陷入明顯的「雙失」困境:技術落後與市占滑坡。(新聞來源:中時
即時 崔慈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