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標普:臺灣PMI連4衰 6月減產幅度創一年半最大
【時報-台北電】經季節調整後,標普全球6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上月的48.
6滑落至47.2,反映臺灣製造業景氣連續4個月趨於疲弱,且當月緊縮速度為一年半以來最快
。
臺灣製造業6月的景氣表現倒退至18個月以來最差。廠商擴大減產,而新增訂單和出口外銷
的緊縮速度,也比上月加快,企業普遍認為情況與全球需求降溫,以及美國關稅政策的走向
尚未明朗有關。另一方面,業者縮減人力規模,並於評估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時,態度維持
悲觀。雖然成本負擔加重,但為推動銷售、爭取更多訂單,廠商續調降售價。
綜觀臺灣製造業,廠商於6月再度減產,緊縮速度加快至去年1月以來最劇。受訪業者透露
,由於需求下滑,新增訂單減少,因此降低產量。
6月新接訂單的緊縮速度也比上月加快,更是2023年9月以來最高。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Annabel Fiddes表示,6月PMI數據顯示,隨著企業減
產擴大至一年半以來最高,臺灣製造業景氣下行的速度加快。需求進一步走弱,正是廠商降
低產量的核心所在。新增訂單的緊縮速度接近兩年最快,而外銷訂單的跌幅也比上月擴大,
許多企業指出,關稅議題和客戶舉棋不定,導致本土和海外訂單減少。接單減少,加上形勢
變化持續不明朗,企業於是縮減採購和員工人數,更預計未來一年擴大減產。
Annabel Fiddes說,基於目前數據,臺灣製造業要在短期內好轉似乎機會不大,除非全球
貿易環境明顯改善、商業信心加強,則可另當別論。在此期間,廠商調降售價,以期在充滿
挑戰的氣候下,爭取更多訂單。(編輯:沈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