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業內外給力 長榮鋼年營運拚增2位數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長榮鋼(2211)受到鋼構訂單與吊裝量增加,受到關稅議題低,
國內廠辦需求維持熱度,接單動能不俗,目前在手訂單量維持高檔,鋼構本業前景不看淡,
而轉投資體質調整亦完成,欣榮、水美在整改完成與新產能投入後,2025年環保事業將持續
成長,營運展望均屬正向。長榮鋼整體營收、獲利向上可期,且長榮(2603)、長榮航(2618)
之股利發放提升,2025年將增加逾5億元之業外股利收入,推高獲利貢獻。法人預估,今年營
收、獲利可望雙位數成長;兩家本土法人維持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均給予106元。
鋼構業務是長榮鋼的主要本業,長榮鋼目前較少接橋樑訂單,增加的訂單以大樓、廠房為
主。從趨勢來看,短期科技業等建廠需求穩定,都更、商辦、住宅大樓等開發案持續推動,
鋼構市場短期景氣可望維持成長。雖然仍須關注政府進一步打炒房政策,但建築用鋼市場有
所支撐,且科技建廠題材仍存,整體接單動能不俗,鋼構事業可望回升,目前在手訂單量約
23萬多噸,且主要為內需市場,受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較小,預期今年隨鋼構業務吊裝量成
長,將推動長榮鋼的營收上升。
長榮鋼轉投資水美工程新產能已建置完成,設備產能為每日處理43噸。新產能已開始試運
轉,並在申請桃園市政府環保局的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中。未來取得許可後,水美的處理
量能將提高,以處理量能擴大來應對市場的競爭,有利於水美的獲利提升。
長榮鋼轉投資欣榮先前因為廠房設備已老舊,而進行分階段的整改,現整改已大致完成。
先前已與桃園市政府簽訂新的10+5年長約,確保未來長期營運。今年第一季發電量已達6500
萬度,高於過往歷史同期水準,欣榮的獲利今年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