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匯豐看好AI優勢撐腰 台灣下半年經濟優於亞鄰
【時報-台北電】匯豐銀行20日舉行「亞洲2025年中經濟展望記者會」,會中表示,台灣將繼
續乘著AI熱潮的東風,表現優於亞洲其他經濟體,預期今年下半年整體經濟成長仍保持強勁
。匯豐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暨亞太地區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指出,
台灣擁有先進晶片技術與製造能力,在AI生態系的優勢難以取代,因此在關稅戰引發全球供
應鏈新一波震盪,以及第三波全球遷徙壓力中,台灣最有本事可以安然度過這一切。
匯豐看好台灣下半年經濟成長保持強勁,優於亞洲其他經濟體。匯豐說明,台灣高科技產
品在AI領域的結構性需求方面表現亮眼,高階運算有助於加強出口和相關資本支出,在AI相
關及IC、電子產品驅動下,台灣的出口將持續加速。
范力民表示,美中貿易談判尚未塵埃落定,但美英簽署貿易協定與中美雙方宣布下調關稅
,對各國政策制定者而言為正面訊號。另外,美國未來無法有效縮小財政赤字,接下來兩年
內美元可能面臨持續走弱的壓力。台幣匯率雖在幾週前出現大幅波動,但目前新台幣對美元
已呈現相對穩定的態勢。
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供應鏈新一波震盪,同時也面臨第三波全球遷徙壓力。范力民指出,
台灣擁有先進晶片技術與製造能力,在AI生態系的優勢難以取代,新一波移轉主要來自比較
低階低規格的產品,台灣在高階、核心的AI相關產品,仍有無法撼動的地位,且只要晶片、
AI需求仍持續維持在穩健的水位,在關稅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當中,台灣是最有本事可以安
然度過這一切的地方。
他表示,若最後關稅談判結果不如預期,台灣也無需太過擔心,台灣在AI供應鏈上擁有得
天獨厚的優勢,全球對於晶片、AI的需求,目前看起來是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此對台灣的
經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相對來說比較有限。台灣的核心技術與產業打敗天下無敵手,接下來
要思考的重點是,如何將此優勢拓展至其他AI周邊產業鏈上,增強市佔率。
此外,匯豐提到,傳統電子零件可能受惠於內需動能,加上近期台灣製造業PMI回升,以及
下游消費電子產品顯示需求正在逐步復甦,反映台灣電子行業的積極前景。
近期台灣的私人消費已證明更具彈性。與亞洲其他經濟體不同的是,這與通膨下降關係不
大,而是與薪資成長回升關係較大,顯示台灣先進技術的資本支出和出口繁榮。因此,台灣
實際工資成長已加速至多年來的最高水平,為消費提供持續性支撐。
匯豐表示,預計台灣私人消費也將與其經濟的長期趨勢保持一致步伐。台灣健康的勞動市
場狀況,加上工資較具彈性的成長跡象,顯示出家庭的實際消費能力一直在逐步提高。消費
者情緒也保持健康,家庭支出計畫迄今一直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鄭妤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