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與鴻海劉揚偉對談 黃仁勳:台灣是全球運算產業核心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20)日於COMPUTEX 2025台北國際
電腦展進行主題演講,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作為嘉賓上台對談。黃仁勳認為,AI正
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台灣深不可測的科技供應鏈可謂是全球運算產業的核心(epicenter)。
對於在軟體趨勢中一度被邊緣化的傳統製造業,黃仁勳指出AI工具正快速進步,使所有企
業都有機會直接跨越軟體門檻,呼籲企業應像鴻海一樣行動起來,只要開始嘗試就能逐步建
構自身AI系統,並看好AI正複製當年軟體業的發展模式,將成為新的兆級美元規模產業。
劉揚偉首先詢問黃仁勳對於「台灣隊」的看法,黃仁勳表示,輝達與台灣已合作超過30年
,目前與超過350家供應鏈夥伴合作,認為台灣的科技供應鏈深不可測、展現與超預期的深度
與廣度,從晶片設計、系統整合到智慧工廠與機器人製造,可說是全球運算產業的核心。
黃仁勳以輝達GB200伺服器為例,指出單機重達1.8公噸、擁有超過112萬個零組件、採用全
液冷系統,是現代超級運算的代表作之一。為了建構這些Blackwell伺服器機殼,需要動用多
少公司、機器人及技術才能完成,相關技術極其複雜。
其次,劉揚偉提及日前甫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隨著AI快速發展趨勢,詢問黃仁勳對於公
會會員有何建議?黃仁勳觀察,大多數傳統產業在軟體革命時代一度被邊緣化,主因公司的
核心能力機電整合、機械、化學及物理科學等領域,與新興的軟體能力間存在斷層。
其次,黃仁勳認為10年前AI剛開始發展時雖然有趣,但對製造業幫助有限,主因製造業所
需的是對物理領域的理解,但當時AI「只懂英文」卻不懂「物理常識」。他舉例指出,若球
滾到車底下,狗知道要繞過車子或鑽進去找球,但AI會直接認為球消失了。
不過,如今的AI正在學習這些能力。黃仁勳指出,AI的突破使人們只需「教AI」而非「寫
程式」,企業不會寫程式也能使用先進的智慧軟體系統,認為現在每個人都能成為軟體開發
者,「只要告訴ChatGPT要做什麼」,如果不會寫提示詞「ChatGPT還能教你怎麼教它」。
黃仁勳強調,AI系統比傳統軟體更容易使用,主因具備理解能力,輝達推出的Omniverse
能整合這些技術變成數位孿生平台,讓企業能設計、模擬與優化工廠的運作,直言電電公會
的每家公司現在都應該是科技公司,只要開始嘗試就能逐步建構自身AI系統。
對於劉揚偉提問硬體發展是否遇到瓶頸,黃仁勳認為摩爾定律已走到極限,單晶片效能成
長已趨緩。輝達正透過多晶片封裝(MCM)、3D堆疊與NVLink技術,實現巨型晶片組合運算效
能。
黃仁勳認為除了硬體創新,更重要的是軟體、演算法與資料中心架構的整體合作發展,指
出AI性能現在幾乎每三個月就翻倍,正是所謂的「全堆疊式創新」(full-stack innovatio
n),並認為AI正在複製當年軟體業的發展模式。
黃仁勳回憶比爾蓋茲(Bill Gates)1980年代中期受訪時曾言「軟體是種可製造的產品」
,認為AI同樣不只是技術、而是全新產業,未來每個AI代理、每個機器人都需要「AI工廠」
生成並維持運作能力,認為現在正在創造一個新的兆級美元規模的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