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匯率波動劇烈看好「數位黃金」 葛如鈞:比特幣應納入國家儲備
【時報-台北電】面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民黨立法委員葛如鈞今(9)日於立法
院國是論壇時指出,台灣作為高度仰賴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新台幣匯率近期波動劇烈,對整
體經濟穩定性構成挑戰。他強調,台灣目前擁有 423 公噸黃金儲備與高達 5770 億美元的外
匯存底,其中超過九成投資於美國國債。「比特幣可能是數位時代的黃金、白銀,甚至是火
藥,有智慧的國家不會讓武器掌握在他人手中。」葛如鈞呼籲,台灣應積極思考多元儲備架
構,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多元儲備、韌性臺灣,才是解方。
葛如鈞指出,面對傳統資產配置潛在風險,應思考引入新型金融工具。他說明,比特幣運
作已超過15年,具備總量固定、去中心化與抗審查等特性,被視為「數位黃金」的候選者。
2023年SSRN社會科學研究網有研究指出,比特幣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期間,與黃金的相關係
數高達0.6,展現其避險屬性。
他進一步引述國際觀察指出,美國政府已在川普總統的政策下,將取得的比特幣透過會計
方式納入國家儲備,顯示其策略價值。美國多州已開始將比特幣納入州政府儲備策略,例如
新罕布夏州近日通過法案,首度允許5 %的公資金投資比特幣,目前已有28州都有討論相關
的多元儲備法案。其中有包括亞利桑那州已通過眾議院法案等18州都有推進法案立案。
在台灣方面,2025年3月「比特幣國家儲備論壇」上,前行政院長陳沖也指出:「比特幣不
是貨幣,但它是一種可抗通膨的資產。」包含台大劉憶如教授也強調,相較歐美無上限的量
化寬鬆政策,比特幣因發行上限更具抗通膨特性。富達投資(Fidelity)等國際研究亦指出
,比特幣波動性隨時間下降,價值儲存角色逐步穩固。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曾表示,比特
幣的去中心化特質,對於台灣這類地緣敏感區域,提供了逃避單一貨幣體系風險的選項。(
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陳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