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汽車4月銷量雙減1成 Q2盯關稅、淡季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台灣汽車市場今年4月銷量3萬2876台,年減11.2%、月減11.8%
;前4月銷量13萬2737台,年減11.2%。受到關稅政策、4月初台股崩跌等擔憂,隨著傳統淡季
來臨,各品牌促銷方案相對和緩,加上市場等待調降關稅車價會降低,恐壓縮後續買氣。單
月來看,和泰車(2207)旗下TOYOTA、LEXUS名列前兩大品牌,兩品牌單月銷量共達1萬2463台
,市占降為37.9%。中華(2204)MITSUBISHI J SPACE以1687台超車位居總銷量亞軍,不過銷量
不足2000台。而雙B市占提升,BMW數款車型大批到港,4月銷量1897台,年增13.8%、月增28
.5%,十大品牌中唯一雙增。
在國際關稅戰影響消費信心下,4月國內汽車銷售將持續呈現低迷狀況,但整體表現仍符合
預期。展望後市,須關注國內汽車貨物稅是否調降,以及國際關稅戰情況何時獲得緩解,而
若調降汽車貨物稅,由於國產車及進口車均會降價,對國內車市銷售為正向訊息。
台灣2025年4月總市場銷售前十大,前五名車款不變,但名次有異動,和泰車(2207)TOYOT
A C CROSS維持3000台水準、以3202台維持第一水準;中華MITSUBISHI J SPACE以1687台從第
三篡位至亞軍,不過銷量降至2000台以下;3-5名仍為TOYOTA,依序為RAV4、TOWN ACE、YAR
IS CROSS,且均破千台水準;LEXUS NX以952台也升至第六,TESLA四月未上榜,BENZ BENZ
GLC、MITSUBISHI DELICA、FORD KUGA均擠進前十大。
台灣4月十大品牌中,和泰車旗下TOYOTA、LEXUS名列前兩大,兩品牌單月銷量共達1萬246
3台,年增2.8%、月減12.9%,市占降為37.9%。雙B品牌BENZ、BMW再升至第三、五大品牌,單
月銷量分為2344台、1897台,月增8.6%、28.5%,市占7.1%、5.8%。中華CMC銷量則以2283台
降至第四大品牌,年增44.8%,卻月減8.6%,市占達6.9%。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
的現代汽車Hyundai單月銷量1732台,年減15.1%、月增5.2%,市占略升至5.3%居第六。中華
MITSUBISHI單月銷量1023台,市占略降至3.1%居第九,銷量年減27.2%、月減21.3%。
電動車方面,裕隆(2201)LUXGEN n7單月銷量271台,年減74.3%、月減11.1%;單季銷量13
91台,年減10.5%,銷售相對平淡。中華MG油車恢復正常銷售,HS單月銷量248台,年減84.8
%、月減27.5%;ZS單月銷量185台,年減63.2%、月增293.6%。和泰車Toyota BZ4X單月銷量3
2台,年減8.6%、月增7倍;單季銷量105台,年減7.1%;MG HS PHEV單月銷量16台。和泰車T
oyota BZ4X單月銷量39台,年增85.7%、月增21.9%;前4月銷量144台,年增7.5%。
市場預估新車效應至下半年才有機會發酵,裕隆短期暫無利多催化,其中Luxgen n7近期銷
售表現平淡,納智捷首款純電休旅車n7自 2024年4月開始大量交車,5月~7月單月掛牌數逾千
台,但從8月明顯下滑,即使9月脫離民俗月干擾,單月掛牌量僅594台,10月續降至382台。
然n7在10月推出LR長程版(入手價格119.9萬起),並在11月中下旬首批交車後,掛牌量改善並
不明顯,今年2月再回落至250台。裕隆先前亦未透露第二款電動車的訊息,但市場推測新款
車型n5預估將於第二季中旬發表,並在下半年開始交付,只是在等待新車期間納智捷銷量可
能再會受影響。
和泰車提到,目前汽車關稅17.5%,市場評估若調降關稅而車價會降低,故消費者的購車可
能會延緩,但買車對大眾來說是必需品,只是時間先後問題。短期仍留意目前關稅影響,後
續衝擊還需要再觀察。至於匯率戰,以今年車款來說匯率升貶影響有限,和泰車車價定價跟
日本之間今年已經預估匯率,因此短期匯率震盪對成本並無影響;明年在另外商談進口車價
格才會再談一個新的匯率。
裕日車(2227)NISSAN鐘文川總經理表示,面對汽車產業趨勢快速變遷,全球NISSAN已開始
進行經營與生產結構優化、聚焦智慧化與電動化技術發展、加強跨產業與跨品牌之戰略合作
等策略,強化並提供NISSAN車主高品質售後服務,滿足消費者用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