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中經院長預估台灣對等關稅「15至20%」給2大談判建議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戰,兩強「釘孤枝」,中經院院長連賢明28日表示,
川普關稅做法很激烈,台灣在這場關稅戰疫中「角色很微妙」,我國經濟體沒有大到可以跟
大國叫板的實力,當然不宜與美直接對抗,也沒有拒絕與美國合作的能力,但也不須明確表
態,現階段是要好好與美國談判,若能爭取電子供應鏈產品豁免,把談判效益極大化。有機
會是落在15至20%。
連賢明在中經院舉辦「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 x 政策對應」研討會,他指出,台灣輸美
產品約7成是ICT產品,由於電子供應鏈非常複雜,台灣產業鏈已經搬過一次,短時間內要再
搬一次,難短時間是否移到美國還需要一點時間籌組,連賢明認為,川普對等關稅地板價是
10%,對台灣可能的課徵稅率最
連賢明指出,由於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大,若能談到15%以下是最好,但最終的可能性是15
至20%的區間。川普結合貿易對手國對美國順差金額的考量,目前對所有進口品實施全球通
用的10%關稅,同時針對與美國存在最大貿易逆差的60個國家,徵收更高額的「對等關稅」
。其中,臺灣稅率為32%,涵蓋所有產品類別,包括食品、農產品、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
。目前僅半導體、藥品、貴金屬、能源產品獲得關稅豁免。(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洪凱音
鄧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