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屏東光電浮台遇颱風成殘骸 經濟部:發生1情況將解約
【時報-台北電】丹娜絲颱風過境,經濟部補助億元的屏東佳冬浮動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計畫遭
摧毀,殘骸綿延2公里污染海岸線,網路痛批經濟部此投資「打水飄」。經濟部能源署今(8日
)回應,任何技術皆需試驗才能提升可靠度,國際上如歐盟也投入海上浮動光電技術研發。已
請業者針對此次颱風記取教訓,設計符合我國嚴苛海象結構產品。同時廠商須完成第三方國
際驗證,如屆期無法完成,將辦理合約終止。
至於此次颱風侵襲沖刷到海岸線的浮台,經濟部已請業者於48小時內,完成林邊、佳冬、
枋寮等地海岸線及海域碎片清除作業,目前作業已完成約50%浮台清運,預計明(9日)中午前
完成任務。
本次海上光電浮台試驗計畫,能源署說明主要針對浮台系統海上耐受性、穩定性及安全性
進行相關數據收集及研究,以利提升相關結構及構件可靠度,並未發電。
該署表示,為鼓勵我國企業開發能源科技創新應用,依據《經濟部協助產業創新活動補助
獎勵及輔導辦法」,以補助方式推動「業界能專」,針對能源領域前瞻、創新、關鍵技術及
產品協助示範驗證。自2013年起已有700家廠商申請,通過280件以上,其中成功開發效率超
越國家1級能效標準的變頻水冷螺旋式冰水機。
但此架設在近海的光電浮台基座在颱風吹襲下不堪一擊,能源署解釋,空間是再生能源有
無國際競爭力之關鍵,以海上浮動式太陽光電來說,歐盟也投入4億歐元計畫進行新興概念研
究,朝不同面相,去克服波浪、強風以及鹹水腐蝕的惡劣海洋環境,我國海象與國際不同,
更需要透過業界能專試驗去收集海域資料。(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王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