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每年領10%還是虧?這種ETF最容易踩雷
【時報-台北電】在高股息ETF配息10%恐沒了後,非投等債ETF主打穩定月配、年化7-8%吸引
人,比如00741B、00945B、00953B、00981B等,還有主動非投等債ETF配息上看9%,比如明(
8/26)起募集的00981D,財經作家雨果認為,高配息只是一個噱頭,如果價格不漲反跌,就沒
有意義,非投等債有較高違約率,才有高配息,一旦經濟動盪,價格還能不能漲回來,都需
要再考量。
雨果在臉書「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表示,前陣子有人問,投資非投等債,每年可以拿
10%配息,10年後即可領回投資的本金,即使10年後的本金虧損了40%,是不是至少也賺了60
%呢?
雨果的回答是,當初投資這檔標的,為的是10%的高配息,就算價格下跌,每年還是可以穩
定配出10%利息(先假設是每年都配發同樣的金額)。聽起來很好,只要不賣,就不會實現帳
上損益,每年都可以領到固定的利息就好。
但這件事情有兩個矛盾點,第一,若股價持續下跌,假設跌超過60%了,該標的還是可以持
續配發一樣的利息金額嗎?譬如購入價格是10元,每年可以配發1元利息,當價格剩下4元時
,還有辦法配出1元利息嗎?這表示當時的殖利率變25%,這合理嗎?
第二,假設以上所說真的可以發生,價格先假設10年後掉到6元好了,過去10年都可以每年
配發1元現金利息,10年後總共領到10元現金,帳上價格剩6元,若賣掉持股,總共可以拿到
16元。
換個方式呈現,有一檔標的每年穩定配發6%現金利息,股價非常低波動,10年後的價格還
是維持在10元,過去10年總共領到6元利息,若此時賣掉持股,總共也是可以拿到16元。
以上兩個情況的結果是一樣的,10年後都資產都是從10元變成16元,但一檔號稱配息利率
是10%,另一檔是6%,投資人在聽到這樣的配息率時,會優先選擇哪一檔?
投資10萬元,每月可領回6千元,不到一年半就回本,這種是投資詐騙。
投資人在挑選標的時,千萬不要只比較它的配息率有多少,因為在價格會變動的情形下,
配息率不代表實際可以獲利的利率。如果價格不能維持,還是向上成長,反而是很可能下跌
,那高配息率就沒有意義。
坊間不時會聽到有人分享投資機會,投資10萬元,每月可以領到6千元,不到一年半就可以
領回本了,後面領的都是多賺的。這種投資詐騙方式,基本上只會讓你領半年左右,吸引你
繼續投入資金,然後本金與利息就都拿不到了。
你說,非投等債不是詐騙,我願意接受每年配息10%,但價格會每年下跌5%(累積10年後的
總價格會減少40%),最終我還是可以有獲利,這樣不行嗎?
當然可以,這個情況在10年後還是可以獲利60%,只是當初期待每年10%高配息的標的,實
際能帶給你的報酬,平均下來只有6%。如果當初願意挑年配息率6%的標的,其實還有很多可
能更好的選擇。
同樣的考量,都可以套用在非投等債、投等債、保險商品、高股息個股或ETF等。如果不能
保證本金不減損,或有滿高的本金減損機率,那高配息就只是一個吸引人購買的噱頭。
最後補充一下,非投等債並非不能投資,直接持有非投等債與持有非投等債ETF的風險與報
酬也不一樣。
因非投資等級債券有比較高的違約率,所以會給比較高的配息,經濟環境穩定的情形下,
確實可以安穩的領高達8%甚至10%的利息,但當經濟出現動盪,債券價格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
響,至於動盪過後,價格能不能漲回來,都需要多加考量。(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馮恩
惠)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