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股》中華車電動商用車ET35下線 國產化率逾9成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華(2204)周五於新竹廠舉辦3.5噸電動商用車ET35下線記者會
,宣告國內首輛依循經濟部「智慧電動車十加一系統架構」開發完成的車型正式進入量產階
段。中華總經理曾鑫城表示,ET35國產化率超過九成,全車在地供應商家數達86家,在經濟
部支持下,中華發揮自主研發設計能力,串連上下游廠商打造電車國家隊,為催生首台電動
商用車,齊心打造從底盤、動力系統到電池芯與模組等關鍵零組件,展現台灣在電動商用車
自主整合與產業升級上的堅強實力。
ET35歷經五年開發測試後,2025年正式投產,過程中不僅強化中華的自主技術,更推動供
應鏈加速轉型。電池系統由鴻海提供,模組於高雄和發廠量產,實現從無到有的自主開發製
造。穩居台灣二輪車「電裝品」市占率八成的士林電機,運用自有技術與經驗,為ET35打造
電動商用車專用的「二合一馬達控制器」,成功跨足電四輪領域。至於「一體式電驅後軸」
則由中華台亞承接美國DANA公司技術,成為台灣唯一具備開發製造能力的供應商,協助ET35
整合動力與電動馬達系統,有效提升車輛續航里程。
ET35依循「智慧電動車十加一系統架構」,採用全新開發的「電動商用車專用平台」,以
模組化思維設計,靈活因應市場需求,可延伸打造物流廂車、資源回收車、行動餐車、行動
零售車等多元應用。整車搭載國產電池組及一體式電驅後軸系統,並配備多項國產關鍵零件
,更創下國內中型商用貨車首度搭載國產ADAS LEVEL 2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紀錄,滿足企業
在安全性、智慧化及低碳運輸上的全方位需求。
因應智慧車輛發展趨勢,ET35採用與國際電動車大廠同步的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EEA),並
搭載中華自主研發的「整合式域控制器(eDCU)」,整合車輛控制單元(VCU)、電池管理單元(
BMS)、低速警示音系統(AVAS)與物聯網系統(IoT)等功能,提升整合效率與功能彈性。車輛全
面實現電子化控制,包括電子油門、電子煞車、電子轉向,不僅提升操控靈敏度與能源效率
,也展現台灣在智慧車電子控制領域的關鍵實力。
此外,在工研院的合作支持下,中華汽車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快充控制器(EVCC)已通過CNS快
充通訊兼容性測試,創下台灣首例,確保車輛在充電、維修與升級上具備高度彈性與國際兼
容性。
從開發到量產,ET35未來將於新竹廠進行生產,為了組裝純電商用車,新竹廠於商用車線
建置電動車專屬三電系統組裝站,搭配後裝混線生產,可視產量彈性調整商用車產線。此外
,同步導入AI視覺檢測,於塗裝及前後軸組裝線增設檢測站,藉由智慧化檢測流程,強化品
質控管與製程穩定性,藉此打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車輛,與頭家共同前行。
ET35正式量產下線,未來將鎖定物流、資源回收及行動商業應用場景,並已與物流業者及
地方政府洽談示範運行,且持續具ESG需求之企業接洽,皆獲正面回饋,中華將持續深化與國
內產業鏈的合作,推動台灣在全球電動商用車市場的競爭力,邁向永續低碳的嶄新未來。
中華3.5噸電動商用車ET35下線記者會,包括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工業技術研究院、車輛研
究測試中心(ARTC)等機構代表,以及鴻海(2317)、士電(1503)、中華台亞、全興創新、富智
捷、儒億多家協力廠商皆到場共襄盛舉,共同見證台灣電動商用車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