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神專訪/日賠1間房成名師 賣股4心法首公開(2-1)
【時報-台北電】在川普對等關稅、232條款晶片稅脅迫連發下,2025年的台股究竟會走向何
方?是台灣1300萬股民心頭上的一根大刺,歷經逾20年的牛熊洗禮,投顧名師蔡正華認為,
市場看似動盪卻其實蘊含四季節奏,就像春夏秋冬一樣,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接受輸贏的感
覺,靜心等待下一次春天的到來。
總是在電視節目上犀利喊牌,大來國際投顧分析師蔡正華早從學生時期就接觸到股市,當
時股票尚未無紙化,採取實體股票發行,少年蔡正華騎著機車,替媽媽去號子交割,成為他
踏入股市的契機。
投身股市大賺也大賠,很早就體會到投資市場的春夏秋冬,剛出社會的蔡正華,躬逢電子
股躍身台股主流的盛世,第1檔買的股票是PCB廠華通,賺到一般經理人7、8個月的薪水,到
1989年6月,台股站上萬點,來到10256點時,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20出頭的春風少年兄,從股市中輕鬆賺進百萬,卻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一夕歸零,第一
桶金也飛了,在股海浮沉多年,來到2007年雷曼兄弟破產前夕,市場在泡沫破滅前上演最後
的狂歡,讓蔡正華「1個月賺進1棟房子」,他回憶:「最後面噴出那一段,那速度真快。」
然而,房貸抵押融資公司房地美事件在2008年9月爆發,正式引爆次貸風暴,接下來全球金
融海嘯一演就是大半年,期間美股動輒暴殺千點,甚至跌到休市熔斷。
蔡正華回憶:「那1天晚上美國股市先跌,速度多快,我大概跟你講喔,早上開盤的時候,
那棟房子的主臥室就不見了,然後中午的時候停車位也沒了,隔天開盤的時候只剩客廳,大
概就是這個速度。」
但他豁達認為,市場動盪是常態,投資人必須學會接受輸贏,因此設定退場點至關重要,
他建議,在買進股票時,務必設定賣點,也就是自己能接受的最大虧損限度,如果超過了這
個限度,即使沒有賣光,也應該減碼。
熬過動盪讓人成長,也能在下一次出手時「再長大」,他認為提早出場,並非永久離開市
場,這幾年少年股神前仆後繼投入市場,卻經常因為一場中小型股災就宣告「畢業」,蔡正
華認為,少年股神們通常都具備賺錢的能力,只是沒遇過拉回。(2-1)(新聞來源:旺得富理
財網 李宗莉)
★本文暫不開放授權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