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川普後關稅時代 投資人如何操作?專家曝鎖定2方向布局抗震
【時報-台北電】在中美關稅政策底定、通膨壓力再現之際,富達國際基金經理人李肇斌(V
incent Li)指出,市場已開始反映關稅對美國消費與物價的影響,特別是消費品類別的CPI
已有上行跡象。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股市估值偏高的背景下,他認為投資策略應聚焦「質
優且具股息成長潛力」的企業,並透過選擇權策略提升收益,同時強化防禦性。
李肇斌分析,傳統高股息策略雖能提供穩定現金流,但許多高殖利率公司後續獲利往往難
以維持,甚至出現配息下調風險。相較之下,挑選負債低、獲利穩定、管理層應變能力強,
且具備股息持續成長能力的企業,能在通膨與利率波動中提供較佳的下檔保護。
他補充,篩選標的時採「QVI」三大準則,包括:一、Q(Quality)重視公司質量、管理層
紀律與長期經營韌性;二、V(Valuation)在優質企業中尋找估值合理或低估的機會,而非
單純追求低本益比;三、I(Income Growth)優先鎖定具股息成長空間、配息穩定的企業。
除了股票配置外,他以富達永續發展全球存股優勢基金為例,李肇斌會針對持有標的採取
個股選擇權策略(Covered Call),以在股價短期上漲空間有限時,透過權利金增加收益。
他強調,這與以指數為基礎的期權策略不同,此做法能更精準管理風險,避免在科技股推升
指數時同時遭受期權部位虧損與持股未上漲的雙重壓力。
在關稅風險控管上,李肇斌說,雖基金持股在歐洲與英國上市比例較高,但實際營收來源
高度分散,美國、新興市場與歐洲各約占四分之一。他更偏好具全球業務布局、在地生產能
力,以及以服務性收入為主的公司,例如普利司通在美國本地製造輪胎,受關稅影響有限,
反而可能因競爭對手成本上升而擴大市占。
對於地區配置,他認為當前美股估值已處高位,雖非完全看空,但在歐洲與英國可找到估
值更具吸引力且盈利能力相近的企業,如部分銀行與保險公司,能在經營環境改善時提升股
東回饋。他也觀察到,部分國際資金已開始由美國市場轉向其他地區,以降低單一國家風險
。
談及產業分布,李肇斌說,富達永續發展全球存股優勢基金約有半數配置於防禦性產業,
金融雖具周期性,但持股多為金融保險、交易所等防禦性較高的標的;另消費品類股因具定
價能力,在通膨環境中表現相對穩健。(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黃惠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