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20%關稅來了!工總:部分產業已接單遲緩或取消 籲政府應變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美國宣布台灣關稅稅率20%,工總今日(1日)對此發布聲明指
出,此一關稅水平置於區域中段,雖非最不利,卻已明顯感受到競爭對手的壓力,加上匯率
因素,部分產業已有接單遲緩乃至取消現象。工總認為20%關稅將削弱台灣產品價格競爭力影
響訂單,且使供應鏈調整壓力加劇,加上接續還有美國「232調查」潛在風險,呼籲政府積極
應變。
工總指出,日本、韓國稅率約15%,給予日商相對競爭優勢;東南亞國家中,印尼採用19%
稅率,未來將繼續吸引國際產業設廠擴展,越南20%稅率與台灣同級,但它有低廉勞動力成本
與積極政策支持,讓越南在全球供應鏈調整中仍極具吸引力。菲律賓則在單向開放政策架構
下,對美國商品全面零關稅,菲出口美國維持19%關稅,工總認為,此一不對稱現象是為了鞏
固美方在菲律賓的供應及銷售體系;美方與中國大陸及印度的談判尚未公布結果,其結果將
會牽動全球供應鏈布局,須密切關注。
工總認為20%關稅在區域中儘管於屬中等水平,但略高於東南亞國家,更明顯高於日韓,我
國出口將會面臨不小挑戰,尤其是半導體、資通訊、機械、汽車零組件與車用電子等重點產
業,受到的影響會最為明顯,產業界也已經明顯感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接續的美國「232調查」,工總評估將是相當大的潛在風險,代表台灣高科技業未來不僅面
臨關稅問題,更可能被賦予更多出口限制、進口監控與非關稅障礙等挑戰。工總指出,台灣
的代表性企業,如台積電,以及涵蓋AI晶片、電子零組件的完整供應鏈體系,均是美國產業
鏈重要節點,若美方以國安考量實施限制,不僅將影響採購結構,也可能重塑全球訂單分配
,增加我國產業鏈斷裂的風險。
面對此一情勢,工總建議政府積極領導產業界成立跨部會應變團隊,密切監控政策變動,
並強化與美國主管機關的溝通協作。彙整敏感品項清單與政策分析,且政府須致力爭取台灣
高技術項目獲得適當評估與保護,確保核心產品與技術得以持續對外出口與國際布局。
新台幣升值也是工總關切的焦點。工總指出,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已多次突破29元,升幅顯
著高於區域主要競爭貨幣如日圓與韓元,匯率升值雖對進口成本有利,但對出口為主的製造
業尤具挑戰性,且台灣出口企業不少都是中小企業,在薄利多銷的市場中,每升值1%,毛利
平均縮減約0.4%至0.6%。
工總強調,匯率與關稅雙重壓力,使得部分產業感受到接單遲緩乃至取消,因此,呼籲政
府加強央行與產業界的溝通,積極調節匯率市場,力求維持合理且穩定的匯率環境。同時,
也呼籲擴展產業對匯率風險管理工具的推廣與教育,特別是協助中小企業利用期貨與衍生性
金融產品提升避險能力;另外,金融監理機構也要檢討相關政策規範,以期降低企業面臨匯
兌風險的障礙,增強整體抗壓實力。
針對關稅挑戰,工總指出,政府應提供出口轉型補助與營運貸款,同時協助業者強化美國
地區倉儲、交付、售後服務機制,提升回應能力,減緩短期衝擊。同時,也應強化違規轉運
之出口管理,避免輸美產遭課40%關稅或受池魚之殃。
產業競爭力提升未來仍需政府持續支持,工總表示,政府應協助企業深化技術創新、提升
產品附加價值,並優化供應鏈管理與國際合作,強化跨部門合作,協助產業穩定發展並促進
長遠發展。
工總再度提醒新台幣升值風險以及全球製造鏈將重組,政府須在穩定匯率及完善企業風險
管理方面扮演積極角色,為企業提供必要支持。
工總表示,由於當前公布的屬於架構性的協議,諸如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
鏈韌性、經濟安全議題,以及投資採購等台美經貿合作相關議題尚須後續與美方持續談判,
期許談判團隊謹守原則,維護產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