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中鋼元月稅前獲利雙減7成、創17月低 鋼市續穩健正向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鋼(2002)公布今年1月自結合併盈餘,元月稅前淨利2.03億元
,月減70.82%、年減70.08%,創下112年8月以來的17個月低檔。展望鋼市,川普政府執政後
對進口商品全面提高關稅,全球貿易板塊重建新秩序,且中國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中,鼓勵鋼
企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有助於鋼鐵供需趨於平衡,支撐後市鋼需。整體
鋼市,受到經濟持續穩定擴張,鋼鐵市場維持穩健正向發展趨勢。
中鋼今年元月合併營業收入257.11億元,月減13.22%、年減19.47%;合併營業利益2.76億
元,月減54.22%、年增113.55%;合併稅前淨利2.03億元,月減70.82%、年減70.08%,創下1
12年8月以來的17個月低檔。中鋼元月個體(非合併)鋼品銷售量為55萬1448公噸。中鋼也將於
下周四2月27日召開董事會,公告中鋼113年度整體合併財務報告。
中鋼表示,元月累計合併稅前淨利減少,主係鋼鐵業銷售單價及數量減少,致營業收入減
少;然風電毛利增加且營業費用減少之綜合影響,致營業利益年比增加;另外礦業投資獲配
股利減少,致業外收入減少。
中鋼表示,全球經濟穩健運行,川普政府執政後對進口商品全面提高關稅,全球貿易板塊
重建新秩序,在AI等新興科技應用崛起帶動下,經濟持續穩定擴張,且中國新規範有助於鋼
鐵供需趨於平衡,鋼鐵市場維持穩健正向發展趨勢。
中鋼進一步說明。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對進口鋼鐵與鋁材課徵25%關稅,重回齊頭式課徵方式
已帶動美國鋼價走強。中國工信部發布2025年版的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中,鼓勵鋼企向高附加
值、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轉型,並加速淘汰落後產能,有助於鋼鐵供需趨於平衡,支撐後市
鋼需。台灣方面,十二月工業生產指數創新高,連續十個月正成長,在AI等新興科技應用崛
起帶動下,經濟持續穩定擴張,鋼鐵市場維持穩健正向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