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盤中零股交易日均值近30億元 4年來數倍增長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台灣證券交易所指出,盤中零股制度於2020年10月26日正式上
線,讓投資人能以1股至999股為單位,在盤中進行交易,不再受限於整張交易的千股門檻,
降低了高價股對小資投資者的門檻。開放4年來,零股交易比重大幅攀升,統計自2020年10月
26日實施盤中零股交易制度至2024年10月底,零股交易日均成交金額達29.68億元,占集中交
易市場成交金額比率約0.91%,相較新制實施前(2020年1月至9月)的2.23億元及占比0.12
%相較,分別成長近12.57倍及7.58倍,顯示零股交易在金額及市場占比上都有顯著提升。
證交所指出,本國自然人成交金額占盤中零股市場的82.5%,遠超其他投資人類型,每月
零股交易戶數自盤中零股實施後,亦大幅成長逾4倍,其中21~30歲和20歲以下年輕族群戶數
分別增長5.6倍及5.2倍,合計占比達47.93%,顯著高於整股市場的31.44%,充分體現制度
對年輕及小資族群的吸引力。
統計開辦至今年10月底,盤中零股交易投資標的以權值股為大宗,有58.4%集中在台灣50
成分股、18.8%集中在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其他個股占比則約15%,顯示盤中零股實施
有益於小資族群投資門檻較高個股。
自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為提升市場流動性及交易效率,已陸續進行多項優化措施,
包括縮短撮合間隔與資訊揭露時間,以提供投資人更即時的交易體驗。2022年12月19日,撮
合間隔由3分鐘縮短至1分鐘,顯著提高交易效率。2023年11月27日,試算行情揭露間隔由10
秒縮短至5秒,提升資訊即時性,幫助投資人作出更快速的投資決策。2024年12月2日,撮合
間隔再次縮短至5秒,預期將進一步促進盤中零股流動性,提升成交機會與效率。
此外,證交所於2017年開辦定期定額業務,其便捷和分散風險的特性,成為長期投資的重
要工具,受到投資人的青睞。截至2024年10月,單月成交金額已突破140億元,與開辦初期相
比,展現出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