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週邊》匯率、關稅夾擊 研華劉克振:IPC不至於滅頂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研華(2395)舉行2025 Computex展前說明會,針對4月起關稅戰
、匯率戰議題,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工業電腦IPC產業不會到滅頂地步,其中近日關注的
匯率,目前並不會與客戶漲價,預估短期利潤少一點,尚在忍受範圍,因應利潤降低,研華
將積極拓展邊緣運算,以軟、硬加值服務,提供更高價值。
針對4月起關稅戰、匯率戰議題,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表示,研華內部開會評估,工業電腦屬
於高毛利產業,且工業電腦產業取代性低,其他國家幾乎無競業,若關稅課徵15-20%,加上
目前匯率升值幅度約3%至5%,牽動成本,但對工業電腦而言尚未到危機問題,不會到滅頂地
步。而匯率主要是競爭力差異,預估將部分轉嫁、部分吸收,其中匯率因素,目前並不會與
客戶漲價,預估短期利潤少一點,尚在忍受範圍,且研華有部分產品在中國生產,可以靠別
處補回來。而因應利潤降低,研華將積極拓展邊緣運算,以軟、硬加值服務,提供更高價值
,加上AI需求成長快速,可望拉抬獲利持續走揚。
關稅議題上,研華是否加碼赴美投資?研華董座認為,研華已在北加州廠房作後段組裝,
年初動工正在南加州興建辦公室與廠房,將量能再度擴大,投資預估20億元新台幣,年底可
望完工,目前也預留一半土地後續可擴充。而設SMT廠相對不容易,目前零組件都列入加徵關
稅目標內,即使加碼投資,零件進入美國同樣增加成本,加上勞工,和靈活度、小量多樣等
特性,成本恐划不來,除非零件不用收費將再評估。同時也應思考川普的美國製造政策,是
否希望電子裝備業同步回流,如電阻電容等裝備,四五十年前美商將大量製造從美國移到韓
台,似乎沒到底再跑回美國,預估美國本土瞄準先進製程或組裝。
研華劉董也提到,過去工業電腦生存歷程良好,產業多元,但這一兩年最大差異就是AI的
出現,AI應用在B2C較多普及,包括chatgpt等,但B2B成熟度還有一段距離,故研華瞄準AI
AGNET,之前同業皆耕耘硬體,如今軟硬整合更存價值,不過軟體要產生多家不容易,台灣廠
商仍產生一套就不容易了,軟體應該打團體戰共同合作,台灣應該軟體共享,跟設備聯網打
通,將結合大語言模型和AI代理人(AI Agent),研華部分軟體也是共享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