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解析》台股闖高!美「軟著陸」利2類、台AI鏈迎爆發期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台股在電子股散熱、DRAM族群領軍,加上台積電(2330)、鴻海
(2317)、台達電(2308)及廣達(2382)等權值股收高,加權股價指數開高走高,終場以25769.
36點作收,上漲331.11點,漲幅1.3%,成交金額4553.09億元。
各大類股表現方面,台達電領軍,電子零組件漲幅3.17%居冠,電子通路及居家生活分居
第二、第三,漲幅分別為2.16%及2.02%。跌幅方面,傳產股偏弱,塑膠類股跌幅0.84%居
冠,建材營造跌幅0.59%居次,玻璃陶瓷跌幅0.45%排第三。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目前市場受降息與AI成長兩大主軸影響。分析聯準
會主席鮑爾於FOMC會後談話,可發現聯準會的政策基調由「抗通膨」轉向「關注就業」。目
前美國失業率約4.2%,仍低於過去十年均值4.6%,代表勞動市場雖有降溫,但距離全面衰
退仍有一段距離。在「軟著陸」的情境下,有利高估值的成長股及小型股表現。
另外,AI需要充沛資金進行基礎建設佈建,考量AI仍在燒錢階段,大型雲端業者今年預計
資本支出高達4600億美元,降息有助改善營運效率。大型成長股挾資金、技術優勢,表現也
可望維持強勢。
張圭慧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定義AI有四波浪潮,目前僅是第三道浪的漲潮初期,預
估2030年有機會進入下一階段,AI能夠透過機器人、汽車等設備於現實生活中自主行動,目
前AI應用正加速推進,相關產業鏈,尤其是台灣的AI產業鏈,可望迎來一波營運爆發期。另
外進入第四季,台股亦有望啟動旺季行情,投資人可透過市值型或科技主題型ETF,參與這波
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