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貨櫃航商減班、喊漲 嘆今年全亂套
【時報-台北電】美國關稅戰演變成七傷拳傷敵自損,根據Sea-Intelligence數據,北美成為
貿易戰期間全球唯一出現貨櫃運量負成長的地區。全美零售聯合會NRF最新貨櫃進口量預估,
9月年減6.8%、10月年減13.2%、11月年減19.7%、12月年減20.1%,明年1月年減19.1%,
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貨代業者透露,目前還沒看到傳統9月底、中國十一黃金周前,貨量明顯增長的跡象。對此
,船公司進入9月一面加碼縮艙減班、一面喊漲阻跌運價。
根據HLS統計,長榮所屬海洋聯盟在9月第一周暫停多條中國至加州長灘、奧克蘭港口的航
班,陽明所屬PA海運聯盟9月下旬也將暫停中國大陸東部至美西的PS5航線服務因應。
中國從10月1日至8日進入黃金周假期,各地工廠放假,屆時海運需求將下降得更快,目前
海運業者已經宣布10月至少有35個空班。
貨代業者強調,今年由關稅戰主導美國線貨量。以往海運旺季從7月開始一路到10月是耶誕
節等年終節日商品出貨高峰,但今年全亂了套,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暫緩措施提早出貨,海運
在5月底至6月初出現短暫但強勁的激增,洛杉磯港7月創下貨櫃處理量新高紀錄,但激情過後
,運量隨即下滑、拉低運價,至今回升速度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航運與物流市場呈差異化發展,東南亞需求相對穩健,越南與菲
律賓出口動能良好,對區域市場形成支撐,泰國與柬埔寨增長幅度有限。
中國出口在今年持續受到產業鏈轉移、美中政策不確定性與全球需求波動等多重影響,船
公司的航線配置與出口結構正處於調整階段。(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