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林之晨:AI不能只當「學霸」 台灣大15解方助企業落地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大(3045)今(9)日熱鬧登場第三屆「D.E.E.P. Tech Day
2025」(2025台灣大硬科技日),主題聚焦「OP AI落地智慧」,直指企業導入AI時最頭痛
的三大難題——落地困難、應用零碎與系統整合障礙。總經理林之晨會前受訪形容,生成式
AI雖然像「學霸」知識滿滿,但缺乏企業實務經驗,進到場域後常常水土不服,因此台灣大
今年端出15項AI解方,目標就是讓AI「聽得懂企業話」,加速在產業中落地生根。
林之晨表示,自ChatGPT問世以來,外界對生成式AI抱持高度期待,普遍認為它在邏輯推理
與資訊處理能力上表現亮眼,但要真正落地到企業環境卻有落差。這次硬科技日強調的正是
「落地人工智慧」,核心目標是讓AI理解企業語境,並依產業需求開發可實際應用的解決方
案。過去一年,團隊已經開發出15項技術與應用,並在活動中完整展示,希望協助企業在AI
導入過程中更快、更有效率。
至於AI是否能轉化為實際營收貢獻,林之晨指出,台灣大雲端AI業務近一年成長亮眼,年
增幅超過200%,主要動能來自訂閱制與系統維運等「長期可重複收入(recurring revenue)
」,比起一次性採購,更符合投資人對穩健回收的期待。雖然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數字,但內
部規劃未來一至兩年仍將維持三位數高成長率。
他並透露,台灣大今年在AI研發投入達9.3億元,未來會持續加碼,關鍵技術也將與戰略合
作夥伴共同開發,甚至不排除透過合資模式深化合作。台灣大已藉由入股精誠(6214)展開
合作,未來將藉由技術開發與拓展銷售通路,達到技術與市場雙引擎並進的目標。
資訊長蔡祈岩則表示,生成式AI帶來的不只是工具升級,更是一場由「逆分工」驅動的產
業重構。他強調,掌握本地語料、地端部署與私域AI能力,是將AI化為可控、可衡量戰略資
產的關鍵。台灣大結合電信級數據、在地語音模型與國家級資安防護,構築完整落地鏈,協
助企業從戰略到技術與應用三層面實現「產業AI化」。
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指出,全球AI已進入更自主、更即時、更普及的新階段,但企
業落地仍受模型訓練、部署門檻及資料安全挑戰影響。台灣大結合電信基礎、雲端算力、在
地模型與生態圈合作,協助企業突破算力不足、資安風險與導入周期瓶頸。目前已在金融、
製造、零售、物流、醫療、公共服務及政府部門推進超過百件AI商機,涵蓋語音、資安、協
作與雲端算力場景。2025年企業服務營收目標挑戰年增20%,其中雲端與AI預計年增223%,資
安解決方案預期年增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