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外資喊3字頭 鴻海多空分析一次看
【時報-台北電】AI伺服器助攻,鴻海以6065億元寫最強8月營收,外資紛紛上調目標價至3字
頭,最樂觀情境下、以2026年22倍本益比推算,甚至上看350元。資深分析師表示,鴻海GB2
00機櫃的出貨表現確實亮眼,雖掌握4大優勢,但提醒緯創、廣達等同業挑戰等4風險,且成
長與輝達產品周期高度綁定,也需留意未來技術路線的變化。
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鴻海AI伺服器業務的強勁成長,主要受惠4大引擎,包括:1.鴻海
是北美4大CSP的重要合作夥伴,並積極參與各國政府的主權AI(Sovereign AI)專案,大型
CSP客戶的資本支出預計持續擴大至明年,長期訂單能見度無虞。
2.鴻海第2季在AI伺服器機櫃的生產組裝與測試,良率顯著提升,有助滿足客戶迫切的交貨
需求,且擴建美墨產能,並將美國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廠轉為AI伺服器生產基地,以加快出貨
時程,並優化成本結構。
3.與東元電機結盟,共同開發模組化數據中心,鴻海從機櫃製造延伸到整個數據中心的建
置,提升附加價值。此外,與軟銀(SoftBank)的合作,也讓鴻海有望在美國「星際之門(
Stargate)」等大型AI計畫中,取得市占。
4.新一代GB300平台預計9月底至10月初量產,替鴻海第4季及明年的成長提供新動能。
不過,陳榮華提醒,即使公司強調AI機櫃季增3倍的預期持續穩健達標,並預期9月業績更
優,儘管前景樂觀,但鴻海8月營收低於大摩預估的7120億元,可視為短線警訊,但仍有4風
險需要關注:
1.匯率與關稅影響:鴻海在法說會中多次提到,匯率波動對營收(特別是消費智能產品)
造成影響,全球關稅政策的多變性,是需要密切關注的不確定因素。
2.技術與客戶依賴:目前AI伺服器的爆發性成長與輝達(NVIDIA)的GB200/300系列產品高
度相關,鴻海營運在某種程度上,與單一客戶的先進產品周期綁定,需留意未來技術路線的
變化。
3.市場競爭:AI伺服器市場競爭激烈,除了鴻海外,緯創、廣達等也是主要的ODM競爭者,
如何持續保持技術領先、良率優勢與市占率,是持續的挑戰。
4.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總體經濟的變化可能影響雲端服務商的資本支出,而地緣政治風
險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布局帶來挑戰。
總結來看,鴻海憑藉在GB200/300伺服器機櫃的強勁出貨、與雲端巨頭和主權AI專案的緊密
合作,以及在全球產能與技術上的積極布局,正從 1家消費電子製造巨頭,轉型為AI時代的
關鍵基礎設施供應商。
但陳榮華認為,中長期則需觀察鴻海在模組化數據中心、液冷解決方案(如Cordelia專案
)等更高附加價值領域的進展,以及其電動車事業能否成為另一大成長支柱。(新聞來源:旺
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自負盈虧。